Susan Forward 博士於2013年出版的書。
Amazon連結--Mother Who Can’t Love.
直翻書名:『不能愛的母親—給女兒的療癒』
至今台灣未出版繁體中文版,讀後我覺得這本書實在太重要,對我幫助很大。
社會現況也反映出大家對心理問題的求知若渴卻又苦無法門,
這本書真的提供了一個新穎的角度來切入大多數人的問題核心,
更重要的,它有提供實作的方法。
忍不住要先翻譯一些朋友們試閱,也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可以看到它真正被出版。
以前的翻譯都是有關音樂類型的書,第一次翻心理相關書籍其實有點生疏,
沒有想像中簡單,若有看不懂或語句不通順的地方請多指教。
我曾寫信給作者與某出版社,但因遲遲沒有下文,
故若此PO文已涉及到侵權行為,我會立刻刪除。
也容我小小叮嚀一下,
如此段落式的翻譯,片段的閱讀無法取代整本書要傳達的概念,
或許容易造成讀者扭曲誤解作者的用意,
閱讀時請不要太先入為主,因為妳還沒看到後面....
一開始看蘇珊博士的書,我非常的不舒服,抗拒感很強烈,
覺得她根本是在教我做壞,挑撥分裂我和媽媽之間的情感。
但內心深處又知道這就是我所需要解決的問題,繼續看下去,
(雖然我還沒完全走出來)慢慢明白,
釋放對養育者的恨意,是成長之路必經的心理過程,
而它只是個過程,不會是結果。
不論妳的媽媽多完美或多不稱職,或她從來不曾存在過,
對完美母親的渴求是身為人的天性,無論現實狀況為何,沒有人會百分之百的滿意。
走過這段路,終將會明白,自己必須當自己完美的母親。
另,書中不斷強調,看這本書需要用自己可以接受的速度,
若遭遇瓶頸或因此心情非常難過,一定要去找諮商師或心理治療師幫忙。
中國人的哲學,早在三四千年前就透徹了悟人生大道理,看到核心,
於是我們總以為可以一步登天,一秒參悟,
拿個密碼按開關就可以得到永久的幸福快樂;
反觀西方人,因為他們參透的比較慢,卻藉由不斷探索,嘗試,
比較有過程與按部就班的方法。
我覺得這是一貫傳承儒家孝道思想的亞洲社會,
極度欠缺,急需要加入的概念。
若對本書有任何問題,或對翻譯有所指教,請透過留言板與我聯繫。
若想引用請註明出處,願大家身心平安。
謝謝。
[2018年一月更新]
經過漫長的四年,本書繁體中文版終於由寶瓶文化出版,
(雖然翻譯者不是我),請大家多多支持!
《母愛創傷──走出無愛的陰影,給受傷女兒的人生修復書》
博客來:https://goo.gl/gyPwuP
金石堂:https://goo.gl/WgZ5pp
誠品:https://goo.gl/q7VAaN
讀冊:https://goo.gl/5xDYq9
【寶瓶FB粉絲團書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