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常常都是開著給貓看,在單身公寓的家裡圖點聲音。
一天下午我在廚房煮食物,熟悉的旋律用非常微小音量的飄到我的耳朵裡,
無意識跟著哼兩句,好奇的衝去客廳看,是Volvo的汽車形象廣告。
是哪一首瑞典民謠呢?我會唱卻不記得歌名。
啊!才不是民謠,原來是國歌。中文歌詞譯的真美。
看到如此磅礡的廣告,標題還打著大大的『瑞典精神』很令人振奮,
因為這個低調到不行的國家,鮮少如此張揚自己的名號。
世界上多數人對這個國家的印象是什麼呢?
社會福利,很冷,金髮碧眼,稅賦高,男女平等,整潔實用,IKEA⋯⋯
形象非常鮮明,很確定,沒有人會對以上所述有異義。
我一直很好奇,這個國家是怎麼把自己之於世界的『形象』塑造得如此統一?
好像這個刻板印象是被蓋章認證,除此之外,
難道對瑞典都沒有別的想法?
譬如,瑞典人或許很小氣,愛八卦?得癌症比例高不高?
他們對「非瑞典國人」的看法為何?講話很直接還是愛拐彎抹角?
日常生活中他們最愛花錢買什麼?
因為一直以來瑞典形象都被塑造得相當一致,
讓人在第一時會自動省略思考的過程,好像覺得自己很了解他們啊,
於是哩哩拉拉的問題就不會主動跑到腦子裡來。
不得不令人佩服這樣的『國家行銷』。
話說回來,瑞典人在生活中也真實地貫徹這些形象,
並沒有吹牛詐騙的問題。
如同汽車廣告裡出現的場景,兩分鐘簡明扼要的交代了瑞典重視的核心價值:
家庭,冰天雪地,森林,灰暗無光的大自然;
每日生活重心圍繞著以上四件事,造就了他們民族性堅毅內斂的特質。
瑞典國腳Zlatan 念的口白,即國歌內的歌詞,但改了一個字,
原文是『我的最初、我的最終、北國(Norden)』,而非瑞典。
這首國歌是世界唯一一首,從頭至尾不喊出國號的國歌。
不只歌詞低調,連聽到都不容易。
自二戰以後,國家主義代表恐怖的納粹,
宣揚自己國家多偉大的言論成了一個大禁忌,
瑞典在戰時中立,戰後成為社會民主主義國家,
立正站好唱國歌這件事,太容易觸動聯想到右派的神經,
這樣的活動於是慢慢被鄙棄,畢竟強調自己的國家有多偉大,
在歐洲是非常不妥當的。
相較于我們的小時候,學校每日朝會,連看電影前都要唱國歌,實在天差地別。
他們也不太慶祝國慶日,六月六日很籠統的叫國旗日,
可能是象徵性的皇室出來揮揮手,出席活動而已。
即使在大型運動賽事中聽到歐洲各國的國歌,會發現除了運動員,
出席的政治人物甚至總理,國歌響起時鮮少跟著旋律一起唱,
至多目視,靜靜等待。一切都要低調再低調。
唱國歌稱讚國家,所牽動背後的的歷史回憶原來如此痛苦,
可以想像汽車廣告用國歌來做,感受是多麼大尺度的『突破』了。
最值得一提,廣告中的國歌和弦被重配成了小調曲子,
立刻變成溫柔的民謠,而非陽剛的聖詩進行曲路線。
也讓這源自於古早老調的旋律更貼近本來的樣貌。
重配過的小調和聲皆為順階,很簡單地進行卻巧思用bass line一路往下行,是很典型的流行歌用法。
附上一般大調的原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