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什麼時候才會夠好?(Will I ever be good enough)
英文的書名破題有打中我。
療癒的書是這樣,每一本都有用,
既使只有一段,一句短短的,但足夠點醒。
問題總是出在,最需要那句話的人通常不會把書打開。
這是我看過母女情結的第五本了,可能都是美國作者,
我不自主一直把它拿來跟『不能愛的母親』做比較。
這本書開宗明義只講了自戀型的母親,
而在蘇珊・佛渥的書裡,不能愛的母親被分為五種類型:
嚴重自戀、過度依賴、控制狂、小孩症、和打擊型的媽媽。
在篇幅上,『公主病』這本書薄了很多,仔細看內容才發現,
其實不只是講自戀型的母親。
作者是把她認為的母親情緒問題都歸類成一種自戀,
我想『Narcissistic』在這裏比較偏向心理學專有名詞,
而不要用平常的慣用解讀去解釋,會比較接近作者的意思。
所以即使以為自己的媽媽不屬於此類型,也可以翻開來看。
這本可算是『不能愛的母親』的精簡版,反正此本的中文版還是沒人出,
飢渴著期盼得到療癒的女兒們,不妨先拿這本書擋著,試試水溫。
畢竟讀這樣的書不太容易,而且同樣的概念,經由不同作者再次論述,
常常會起不同的作用。
在亞洲文化中的母親,鮮少有像歐美人那樣高調又張牙舞爪的自戀形象,
但別以為台灣的媽媽們就沒有自戀問題,
或許只是一種包裹著犧牲奉獻,自怨自艾的另類自戀。
書中所謂的自戀型母親,和『不能愛的母親』一書中相同,
包括了依賴,幼稚,控制狂,和不斷打擊與背叛親子關係的行為,
只是程度嚴重與否的差異。
把母親的問題分類,目的在幫助我們認知:這的確是個問題,
她在哪個類別裡並不重要,
因為療癒的旅途人人不同,卻一樣漫長難行。
媽媽的公主病這本書,提到了幾點其他作者比較沒有碰觸到的觀點。
- 與手足的關係
在自戀型母親的家庭中,多數兄弟的感覺與女兒們是相反的。
哥哥弟弟總是備受寵愛,得到多於女兒們的關心和愛。
對於媽媽與姐妹們之間的矛盾、劍拔弩張則完全視若無睹,置若罔聞。
問起來,會以為兩個孩子根本不是生長在同一個家庭裡。
『兒子與她的關係不像另一個女孩或女人這樣威脅她,
因為男孩不像女孩是她的延伸』作者寫道。
弔詭的是,多數女兒們對他們的兄弟都沒有反感,包括我自己在內。
對於兄弟能夠得到自己所缺乏的母親關愛,仍心存感激;為什麼?
我猜想,看到媽媽能夠正常的喜愛另一個孩子,顯示她還算正常,沒至於病入膏肓。
但這豈不是更強化了自己不夠好的錯誤信念?
人們在幼年時期對家庭中的氣氛和事件,
會理所當然的全盤接受,沒有產生任何質疑。
以自己為例,哥哥的表現一直都很優秀,自懂事以來我就很清楚這點,
所以媽媽對他比較好是理所當然的。
而我在潛意識裡也很希望他們關係好,這樣我才有好日子過。
我一個人被罵已經夠烏煙瘴氣,
如果此時家中有另一個成員可以讓媽媽好過些,氣氛好些,
我沒有理由嫉妒或反對。
換句話說,我無意識的加強了他們母子之間的連結,使之更緊密。
然而姐妹又大不相同。
被問題媽媽養大的兩個女孩,通常長大後性格會形成兩種極端:
高成就型(完美主義者)與自我傷害型。
看起來是光譜的兩端,實際上都在終生呈現某種程度的自我迫害。
因為母親以行為,而非本質來論斷她們的這件事情,被女兒們藴義內化之後,
一個說:『好吧!我要讓妳看看我的能耐』而變成一個完美主義者。
另一個可能聽從母親的聲音,看輕與放棄自己,
反正我就是又懶又笨,因而一事無成。
但兩者皆會在內心不斷的撻伐、批判自我,終生的折磨與內耗。
- 父親在哪裡?
自戀型母親的家庭裡,所有人事物都會繞著母親轉。
所有人需要傾注全力來照顧母親的感覺。
父親也是如此,他必須要配合這潛規則,
迅速回應母親的需求,使得婚姻得以維繫,這是一種生存法則。
從另一面來說,自戀者(母親)必須嫁給凡事以她為中心的人。
於是當女兒和母親之間有矛盾,父親通常會跳出來捍衛母親,
而不是給予孩子支持。
『共築自戀型巢穴的父母之間這種不可言說的盟約關係十分緊密,
外人無法進入,對女兒尤然,因為她被母親視為競爭者。』
身為父親並非每次都很樂意,但是長時間下來
他會發現這是與她和平共處的唯一方法。
若是女兒與父親之間關係良好,
母親的嫉妒之火會延燒不絕,造成更大的災情。
而在如此不均衡的配偶關係示範下,使得女兒們日後的愛情之路注定佈滿荊棘。
長大後與男性的關係不是過分抽離,就是太過依賴。
前者成了施予者,習慣幫男人解決問題,藉著不斷付出,
設法展示自己有能力,有辦法掌控局面。
其實那不過是『內心深處那些未滿足需要的偽裝』罷了。
依賴型的女兒,會找一個伴侶來提供母愛的空缺,
但無止盡的需求與醋意、不安全感,終究會使對方喘不過氣,
自己則因發現自己重演著母親的惡行惡狀而痛苦不堪。
- 當自己為人母之後
幾乎所有女人都說過:我不要和我媽媽一樣。
但除非妳真正走過療癒之路,解放自己與原生家庭的千千結,
否則無論妳怎麼做,最終仍不可避免的重蹈覆轍上一代的問題,
惡性循環代代相傳。
在徹底療癒之前,我們會很努力的意識到問題所在,並且矯枉過正。
在潛意識裡這強烈的透露了『我不夠好』的的訊息,
會不小心讓他們看到妳覺得自己不值得。
這一點是外在行為無法掩蓋,且肯定會被孩子吸收到骨子裡的重要身教。
沒有人想當這樣的母親,這就是我們必須讓心理復原的理由。
每個童年都有屬於自己的母親陰影。
或許小到你不曾意識過,或許大到足以讓人生崩解,幾乎上了絕路。
我很沒有信心,幾乎對所有事情都不確定。
但我很篤定相信,當一個人用心看待並解決與原生家庭之間的關係,
才算是真正的成人。面對中年後的人生種種,
才能有堅若磐石的安全感,與自由翱翔的勇敢。
人生下半場的生活品質,靠的是優良的心理素質。
然而每個人要修的課題不一樣,很幸運有專家們幫我們引路且並肩而行。
找到自己的地圖,一步步慢慢走,才是最重要的。
關於療癒的方法, 請看下一篇。
站內延伸閱讀:
不能愛的母親
不能愛的母親- 翻譯1
博客來連結- 媽媽的公主病:活在母親陰影中的女兒,如何走出自我?
News 98.1 廣播節目鄧惠文時間20160920好書推薦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