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第一次用自己寶貝的便當盒幫小孩帶便當
今天悶的要死。
昨天傍晚被生父臨時通知說幼兒園有『家庭日』,下午五點半到七點,
帶小孩去幼兒園裡面玩耍野餐。
四點才剛把小孩接到家,弄上樓,五點半又要去學校,
那段時間是他們最累最歡又會肚子餓的時候,開我玩笑吧。
還是去!反正沒去過。
在短短一個多小時之內,把兩個執拗的小孩弄上樓,
洗手洗臉換衣換尿布,打開電視讓他們暫時閉嘴。
做晚餐放在盒子裡,記得帶濕紙巾野餐墊,水和餅乾,
自己還得迅速換裝綁好頭髮,
不能穿裙子或是淺色的褲子因為很可能要坐在沙地上。
生父在此時決定關進浴室洗澡超過40分鐘。很好。
再把兩個孩子弄下樓,推車15分鐘走回學校。
天氣多雲卻稍嫌悶熱。到學校之後他們兩個拖著我要玩這個玩那個,完全不受控。
被他們打擾著也沒好好參觀教室(都來一個半學期了,裡面長怎樣還真沒看過)。
勉強算是看過每間教室,把他們兩個拖出來室外餵飯。
為了不要顯得太突兀,盡量和大家一樣。
我決定隨波逐流把推車推到大家坐著的那片草地,把野餐墊鋪上。
雖然我和那些爸媽誰也不認識,也不想誰突然跑來跟我聊天。
他們兩個被我綁在娃娃車上,拿乾洗手假裝消毒摸過無數玩具細菌的手也就算數。
我開始跪在地上餵他們倆個吃便當。
吃得哇哇叫,因為孩子只想下來跑。
才不會放你們下來,下來跑就只有把我的飯打翻的份兒,
我一點都不想清理那個毛茸茸的野餐墊,也不想回家後再煮一頓。
生父站在一旁嘟囔著說他今天都還沒吃飯。對啊他睡到下午三點半。
越餵周圍的蚊子越多,令人發毛;
陽光下阿霞頭髮裡面的沙子閃閃發亮,我更毛了,
阿財滿身汗,脖子上還有鮮。
這種狀況無論如何還是得洗澡洗頭才能睡覺。
我不顧便當裡的剩飯,立馬收收打道回府去。
生父在回家的路上想外帶漢堡,但小鎮裡的小店只有一個人顧攤,
出餐出奇地慢, 兩個累爆的小孩無法等待。
我要他打電話訂比薩,別等漢堡了。
有人就可以在無比忙亂中,兩個小孩的尖叫聲中,
不斷擔心自己是不是該洗澡該吃飯了。
寫到這裡終於明白為什麼今天我這麼悶。真的,之前我不清楚。
想辦法長出四隻手四隻腳,火速將兩個小孩洗好澡吹好頭,泡了奶,
兩個孩子丟給他去弄睡。
我還得回廚房把退冰過頭的牛肉炒熟,收好小孩浴缸和亂糟糟的浴室,
自己鑽進去洗頭洗澡。
然後生父在這種我終於可以稍稍放鬆準備躺平的時候,下樓去拿信。
得知我那一咪咪學生補助在寫信上訴之後依舊失敗,就是不肯給我。
很好。算了反正本來就沒有什麼勝算。
來到了今天,雙寶紮實的比平常晚起一小時,
我穩穩的幫他們餵奶擦大便準備早餐穿好衣服鞋子,
讓生父推他們去上學。
耶不是才剛回來嗎?他們明顯還是些疲累。
好悶,好悶。整天都不知道自己在悶什麼。好,現在知道了。
直到我看到馬欣的一篇文。好喜歡。
把在台北的生活感,在其中難以形容的孤獨形容的貼切,
正好是我多年前住在永和,試著用文字形容當時悶悶的日子。
她寫的比我深刻的多。每次看到這種文會覺得鬆一口氣,
阿我不用寫了,看她寫的就夠。
原來用讀的,和自己寫是完全不一樣的爽感。
一種是被別人鬆綁, 一種是被擠壓之後的小小暢快。
上網找到馬欣的訪談,又覺得這輩子不能錯過這個朋友啊,
因為她從小就知道自己是邊緣人,
身為爵士邊緣人的我手刀去臉書上留言表達愛意。
聽一聽又覺得可以寫一點東西發洩,把卡在橫隔膜的悶氣想辦法嗝出來。
(對我本來想用更下面的比喻,還是不要好了)
中午在很悶的時候,長久以來第一次發現拿著電子書比看臉書感覺療癒。
最近在看『文青這種病,生個孩子就好了』目的是看著笑笑,
不想讓閱讀再增加疲累的重量。
中國的作者用語也新鮮有趣,讓我想起宅女小紅。
說到宅女小紅,跟她一樣本來寫單身寫結婚到生小孩的另一位叫女王,
她就沒有成功轉過來,算是消失在網路圈了吧。
雖然沒啥好比的,但是背後原因還挺令人玩味。
為什麼我就是喜歡研究這種事情?
看別人的人生說長道短,還是想引為借鏡?
都不是,就是一種追劇的心情,人生如戲,我偏偏愛分析。
然後明顯感覺怨氣消停了一些,悶感散掉了一點,
知道自己就是需要坐在電腦前面,
看這些仙女的訪談,思考有的沒的,
但關鍵就需要馬欣這樣的文青,才能拍背拍到一個穴位上讓我把__吐出來。
在某些時刻,好想要鑽頭進這樣的狀態不要出來,至少要三天。
休息充電對媽媽之重要,而進入休息的狀態是需要準備的,要醞釀的。
但他媽的我就沒時間。醞釀完就沒電可充了。
文青這種病,我一口氣生了兩個也沒好。
感謝馬欣當我的養樂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