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_TheJazzSidemanCover_Final

這個podcast 節目由傑夫和忻薇兩個人發想策劃,


邀請來賓遠距錄音,事後剪接;忙了一季之後邀請我加入他們。

成了當時我產後憂鬱的救贖。

 

Jeff是我認識20年前在波士頓認識的同學,吹薩克斯風,
在美國中學當音樂老師;

忻薇是小提琴手,還跟好友嘉君當過室友,

一直懷疑自己根本見過她但是不可考。兩個爵士宅宅,

只是憑著一股熱血想要在音樂的友人之間鼓吹『社群』的概念,

於是創了這個podcast。

主要受眾是給爵士樂手朋友們聽的。

在這個小圈圈裡,通常都不會去認識樂手之外的人,

但工作上卻常需要密切合作。

錄音師,雜誌編輯,唱片製作人,樂團行政人員,展演空間的老闆;

若沒有他們,樂手們只能在家吃自己,不能有機會發表自己的音樂。

但偏偏大家都很不熟。

這就是社群概念的重要,音樂家若可以知道產業周邊的連結人脈,

事情可進行的更順利,深度與廣度也會大的多。

於是我們專挑這些『爵士邊緣人』來訪問。

偶爾還是會訪問到樂手,通常都會聊的很失控,

很難剪接,但實在過癮。

 

我們三人分別住西雅圖,紐約,瑞典。受訪者常常住台灣,

四個時區連線錄音,應該是podcast 界中的佼佼者(驕傲)。

但剪接和聲音的品質要弄到好就是一件很挑戰的事了;

感謝Chief 大哥的鼎力相助,傳授許多心法給我們。

自己也是很多其他podcast 節目的聽眾,

日子久了也發現,聲音處理太爛的節目不論內容多好,

依舊難入耳,打開選單時就默默的跳過去。

 

那是在我加入節目之前,第一集訪問同住永和多年也是愛貓一族的克里斯。

這兩個剛會爬的孩子在床上滾,我忍著腰痠背疼的兩手抓兩個,全程帶著傻笑聽完。

好像回到和老朋友聊天的時光。

 

訪問阿涼製作人那集聽的我熱血沸騰。 當時推著兩個孩子出門散步,

春天暖陽下他們在娃娃車上睡著,
平時高亢的尖叫和用力的飛踢

,只剩下風,平靜的河水和草地。 安靜的不得了。

聽著聽著我就哭了,當年在波士頓遇見的小學弟,

如今成了大製作,弄出了許多厲害的作品,

時光的流逝和每個人的成長,讓人感動又開心。

 

而我,感覺離音樂好遠好遠,好似漫無目地的走,也像停留在角落。

心中好像很失落,但又有富足的感覺。

矛盾的不得了,我畢竟還是沒有習慣當媽媽吧。


搞音樂的人當了媽媽應該是什麼樣子呢?是不是想找一個範本?

忻薇在某集節目中透露了她也有兩個孩子,
人家也是媽媽,

她們在做讓我心靈滋養的事情,那我在這裡做什麼? 


 

加入團隊之後,前端的主題發想和邀約還是靠Jeff 和忻薇兩人,


畢竟一孕傻三年的金魚腦使不上什麼力,

我能做的最大貢獻就是後製,利用臨碎的時間做分軌剪接。

這當然是沒有一場沒有金錢收入的投資, 花了點錢買了一支USB麥克風,

花了很多時間剪接重聽,
睡眠已經嚴重不足還是豁出去在半夜四點起來錄音,

換來一點點的成就感,在壓縮的時間與空間裡找到一點點自己,

但我深知獲得的不僅如此。 與不同領域中的爵士愛好者聊天,

本來就是一種很棒的滋養,激盪出來的想法和火花可以衝擊原有固著的概念,

也有能量去闖出一條沒人走過的路。

 

然後我們就辦了第一屆的線上爵士音樂節。『不二爵士音樂節』。

觀眾當然沒有超級多但是我們有賣票,還有給樂手一點分潤。

拜疫情之所賜,可以跨國同時坐在一起聽音樂聊天,

那個幸福感和緊密感是過去很難想像,也很難形容的。

我們也有過音質太差整集不能用的, 也有過錄好差點沒存檔的(幸好最終有救回來),

到現在開場還是講的2266,主持人們的口條進步了不少,這個問剪接最知道。

 

私心想把節目弄的好笑輕鬆一些,但每次來賓帶來的資訊量都好強大,


佩服之餘不得不正襟危坐的討論正事。

每季的最後一集會有我們三個人的閒聊,

我必須告訴自己專注在音樂, 克制自己別聊著聊著,

淪為自己的心情抒發的垃圾桶。 垃圾桶放部落格就好。

 

和寫部落格相同,

希望可以在這裡把自己看清楚一點,留點東西,療癒休息。

如果剛好可以做到陪伴,帶給你們一點收穫就更棒了。

 

喔還有,別人的podcast 都有許多集是開來回覆粉絲留言的,
但是我們的粉絲從來不太和我們互動,

所以每一集都紮紮實實要自己設計內容。
要求兩個全職媽媽和一個平常上班忙得要命的爸爸,每週定時上架一集實在很硬。

如果你有聽到,拜託來留言,

也讓我們享受幾集可以讓聽眾企劃的節目。(笑)

 

『爵士邊緣人』臉書粉絲專頁

 

在Spotify 上聽『爵士邊緣人』 

 

arrow
arrow

    費力吸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