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舊東西時,看到DonnaLee 的譜,
好似找到小時候喜歡過,長大卻忘了的玩具,
微笑地當遊戲,隨手彈起來。
那些密集又快速的八分音符,一個串一個,
它們看起來不像以前那麼刁鑽, 雖然手指仍無法行雲流水的順暢,
但擔心手指扭不過來的緊張與焦慮已經不復存在。
節奏其實簡單,為什麼以前彈起來這麼害怕?
老師一開始1 ,2,的數拍子起來我就全身緊繃⋯⋯
我繼續玩著,哼著,突然心裡昇起一陣溫暖,想到尼奇。
時空回到2002年的波士頓,學校裡老師講的每句話都像是新宇宙的小爆炸,
被炸的頭暈腦脹還要想辦法快點寫下記下,焦慮中帶一點興奮是日常狀態,
常常都覺得自己快要喘不過氣來,難以承受更多新資訊。
初認識他的時候,我們每天都在聊音樂。
先生練吉他時總會碎唸著bebop 的內容物是哪些音階,和弦走法,
無時無刻的洗腦我這樣的音樂基礎有多重要。
我其實都沒在聽,偶爾覺得他很煩,
怎麼不帶我去吃泰國菜就好,這是約會又不是在上課。
不過唸久了我總要應和幾聲,又不想讓他覺得我太笨太混,
於是靜下心研究,這玩意兒到底有啥好迷人,讓他這樣著魔?!
雖說他唸唸的時候我都一直胡鬧,但心裡是很崇拜他的。
日後愛上音樂理論,對Jazz心無旁騖 ,其實全都拜他之賜。
畢竟彈吉他和鋼琴仍有很多不同,許多年之後,
我才發現總是彈不快是因為指法沒弄好。
因為吉他的指法通常不像鋼琴,需要特別設定過。
此刻我在台北嬉鬧著玩弄Donna Lee,只不過就是一堆音符,
經過幾十次分析,這音樂早已不再神秘難懂,卻使我福杯滿溢,
想起當年跟著音樂知識一起萌芽的感情,與先生相處的甜蜜。
音樂就是這麼美妙,
莫名的被我們裝進許許多多感覺、氣味、情緒和遺落在時光中的小細節。
那首曲子本身沒什麼了不起,但第一次聽到的景況,第一次搞砸這首歌的場子,
第一次聽寫的挫折感,當年配上的食物與空氣中的味道,
這些小事會永遠烙印在小節之中,跟隨著樂音陪你走過很多年頭,
漸漸的釀出你們之間獨特的氣味。
然後Donna Lee 不再是菜鳥帕克的作品,是生命中一個重要的紀念品,
偶爾聽到它,時光機會立刻帶你回到當初的地方,重新感受一次幸福。
(現在先生仍然繼續碎唸,不再是bebop,而是現代和聲如何打破規則的排列⋯⋯
哎我又搞不太懂,我們等一下去吃pizza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