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來很難的麵包,做起來其實頗簡單。
麵包體是基礎的甜麵糰,
台式的舉凡蔥花麵包,肉鬆麵包,
都可以用這個配方做。
外面蓋一層菠蘿酥皮就變成菠蘿麵包,
不過手上這款天然酵母遇到糖和油多的麵糰總是發不太起來,
打好的麵糰在冰箱裡約要一星期才會有兩倍大。
這次每天把麵糰拿出來室溫放六小時,再擺回冰箱,
大約也要四天,結果口感有些太酸,下次可能要偷加速發酵母粉。
麵包體材料:
水90g
天然酵母100g (再加速發酵母粉ㄧ小匙)
高筋麵粉 200g
低筋麵粉 50g
糖 50g
鹽 4g
奶粉 10g
全蛋一個
*奶油 30g (後放)
麵包體做法:
1. 把速發酵母粉融進水中。其餘的粉類,天然酵母,與蛋放入攪拌機中。
2. 邊攪拌邊把酵母水加入。用中速攪拌成團。
3, 加入室溫(或冰的)奶油。 調至低轉速,
慢慢打到可拉出薄膜程度,約25分鐘。
4, 放入保鮮盒中等待發酵成兩倍大。
5. 拿出來翻面滾圓,分割成八等份。
6. 加手粉,每個小麵團先用手壓扁、排氣,
再滾成小圓球,屁股要捏緊。
7. 蓋上布或保鮮膜等待二次發酵。
備註1. 揉製發麵麵糰時,通常奶油、橄欖油等油類都要成團了以後再放,
若是油把麵粉都包覆住,就會很難發酵。
2. 第一次發酵完成後要把麵裡面的氣體排出來,
目的是要讓它發酵氣體重新分配一次。要不然會過酸。
酥皮材料:
室溫奶油 40g
糖粉 40g
鹽 1/8 小匙
蛋液 30g
低筋麵粉 80g
奶粉 2/3 大匙
酥皮做法:
1. 將所有材料放在大碗裡,用刮刀混合均勻。
2. 大約分成八等份,在手上抹一點油,搓成八個圓球。
3. 把小圓球放在塑膠袋或保鮮膜中間,壓扁,
稍微桿平, 不用太薄,將之覆蓋在麵包體上。
成品:
1.蓋上酥皮的麵包體完成二次發酵之後,刷上剩下的蛋液。
判斷是否發酵完成,先看麵包有沒有稍微變扁、變寬,(攤平的感覺)
然後用手指戳戳看, 要凹陷並且慢慢的彈回來一些(像水腫的四肢)。
若是馬上彈回來,表示還沒好。 若是整個陷下去都彈不回來,表示過發。
2. 烤箱攝氏190度,放中層烤12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