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U是我們家養的第一隻寵物,目前為止也是唯一的一隻。
在完全沒有經驗的情況下,健康情形一直還算不錯。
一歲左右有嚴重的濕疹皮膚病,撞牆了半年八個月之後完全治癒。
七歲時便秘嚴重,吃了大半年巨結腸症的藥,後來吃一點洋車前子,治癒。
一直到現在17 歲,大概斷斷續續軟便/拉肚子有半年,時好時壞,
兩個醫生都找不出原因來;
在我帶他飄洋過海到瑞典前夕,終於被確診是因為有一小段小腸發炎至硬掉,
用了康速龍錠治療(類固醇)立馬見效。
生病最怕找不到原因,
兩次腸胃問題都是被曼哈頓獸醫院的譚大倫院長發現並解決的 ,
他真是MIU的大貴人!
離題:會知道譚醫師是因為朋友的一隻大狗名叫小黑。
小黑誤食毒物,命在旦夕到那裡洗腎恢復健康又多活了一年多。
我默默覺得這一切都是因為小黑在上天有保佑。
MIU熬過了疫苗、檢疫、長途飛機、水土不服等一切折騰,
身上帶了三個月量的類固醇,以為可以在瑞典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不料十天前MIU又開始拉肚子,越拉越稀,次數越來越多。
食慾當然也有減低,我心急之下塞了希爾斯i/d的濕食罐頭給他吃,拉的更厲害。
兩天前覺得還是帶去鎮上的獸醫看看,
但心裡知道他們大概啥也看不出來,什麼也不能做。
驗了血,開了嗎啡類的止痛藥,止吐藥,和促進食慾的藥,
噴了八千多塊台幣,就算了,當買一次經驗與心安。
最令人懊惱的是那個止痛藥讓MIU超過24小時無法闔眼,也沒有精神。
拉肚子已經很虛弱,又明知道他累得要命卻睡不著,有夠心疼。
我投了一次藥之後就立刻停止。
知道連醫生都幫不了我們之後,
擦乾眼淚決心要靠自己和這個疾病長期抗戰,上網看文章。
MIU得的應該就是炎症型腸病(IBD),
顧名思義就是腸子慢性的發炎,導致消化系統整個受影響,
營養不能吸收,會吐會拉,最後會導致營養不良而其他的器官也衰竭。
這樣的病在貓身上很常見,原因通常不明,腸子就是莫名其妙的發炎起來,
也有學派說是長期對某種食物過敏造成的;
最有效的治療就是投類固醇藥物。
當然很清楚那是治標不治本,也知道這樣的病應該好不了,
但我每天兩次按時餵藥都還病況變糟,還能怎麼辦?
MIU已經高齡17,
我也沒有雄心大志要把他的腸道弄成超健康的狀態,那不太可能。
他這兩年吃的東西都沒有大改變:希爾斯乾乾+水煮雞胸肉。到底還能怎麼吃?
但找到一篇網路翻譯文章,終於有人提到『腸道修復餐』這件事情。
文中說『雞骨頭高湯』或魚高湯是最好的腸道修復餐,
一定要有關節(雞翅、腿),最好把骨頭敲碎,吃得到骨髓汁。還有油脂。
我半信半疑卻燃起一絲信心。
在台灣為了省錢,我都給他吃雞胸肉或雞里肌,無皮無骨。
自己覺得這樣好健康啊(用人吃瘦身餐的標準)。
來瑞典還是為了省錢,買雞腿給他。(在歐美國家都是雞腿沒人要吃)
但還是去皮去骨。
前一個月有給他喝點湯,但油都被我撈掉,總覺得無油比較不會拉。
心裡一直覺得來這邊只能給他吃便宜的腿肉好可憐。
兩週前有買到特價的雞胸肉開心的改回餵雞胸,然後他就開始拉肚子.....
無法說這有絕對的關係,我實際上也觀察不出來。
但根據這篇文章,或許我餵了便宜的腿肉,把油湯給他喝反而誤打誤撞對他是好的!
憑著這一點小小的希望,兩個晚上沒睡的我立刻跳起身來把四支雞翅拿出來退冰,
(特價時剛好買了很多,我拿醬油豆瓣醬醃了拿去烤,
雞胸肉擁護者尼奇居然還挺喜歡吃。)
先用電鍋水煮,熟的翅拿出來剝皮拔肉,細細骨頭敲碎後繼續在爐上煮一會。
濾掉骨頭渣,保留浮在上面的一層油。
MIU非常賞臉,i/d 罐頭拿走,溫熱的高湯一上他就喝了好多口。
就這麼神奇,下午喝了湯,晚上只拉了一次!!
而且肚子裡的咕嚕咕嚕叫也幾乎聽不見。 太有用了!
我高興的簡直要飛起來。當然類固醇藥沒有停,繼續每天兩次的餵 。
接著塞雞肉給他,他不太吃,我猜因為沒香味。
但雞皮稍微愛吃一點,就給了幾小片。
才一天半的時間,他已經開始便便有一點點成型,雖然還是偏軟。
人就是這樣,只要小小一件事情抓到信任,
就會全盤的接受他方的說法。
我歡欣鼓舞的一頭栽進了『激進派生食主義』的說法裡,
覺得每一篇都好有道理。 根據文章上的說法,腸道修復之後,
唯有生食才能讓貓咪的消化系統完全恢復健康。
在貓腸胃沒有發炎的狀況下,下一步該餵的是生肉,最好是從兔胸肉開始.....
接著全鴨或全鵝也是非常好的選擇。
我的老天鵝啊,生魚片還可以,餵生肉...
我這個不太愛吃肉的人必須克服很大的心理障礙,
光是想到他會吃的滿嘴血淋淋,還得幫他洗臉才能親親,就頭很暈。
再者,這裏物資已經夠缺乏,想吃個空心菜都沒有了,
去哪裡弄生肉給MIU吃? 笑話說我乾脆去學打獵!
反正瑞典野兔多的是。
尼奇說,當獵人首先要花個兩年去上射擊課,
拿到獵槍執照....然後學宰殺、剝皮、去毛...
此時我腦子裡浮現MIU指著手錶,翻著白眼說他肚子很餓了的畫面。
自製寵物鮮食流行了好一段時間,但獸醫們沒有一個完全支持,頂多不反對。
兩方學派不斷論戰說自己的方式對貓比較好。但誰說得準?!
『極左生食派』說純天然的最好,商業貓食與獸醫勾結根本是天大的陰謀;
『極右學院派』又說如果每個飼主都可以像他們一樣念個六年醫學院,
再來討論能否當自家貓的營養師....
或許養寵物跟養小孩,都需要靠很多經驗,和一種當媽媽的直覺。
或許沒有一種絕對的飲食方式適合每一隻貓。
至少我們知道的,是他們需要衛生乾淨的肉品,好的蛋白質,多喝水。
最重要的:貓要肯吃下肚才行。
學打獵可能太慢;每一樣食材都買回來把MIU當神農氏,我可能會先累掛。
只好盡可能的做,多參考別人的研究,仰賴自己的觀察,
或許先不全盤相信或接收某個派別。
不過這次我真的被雞高湯的神效驚艷到,
希望MIU的腸胃問題真的可以靠食療慢慢好轉,不需吃藥。
要接受一種方法與觀念,比較害怕是斷章取義,做事做一半。
生食的作法要考慮周全,包括營養如何均衡,配方與細菌滋生的問題。
又看到翻譯文章內說,
『乾飼料中的碳水化合物會阻斷身體吸收生肉裡面好的礦物質,
反而徒勞無功,所以決定生食後請把乾乾請出你家 ….』
『熟肉對貓的消化系統來說反而會造成更大的負擔』
太令人焦慮了!該怎麼餵?養貓17年了還算是個新手,
一時半刻無法算出MIU每天所需的營養,算出來後還不知道食材該從哪裡找。
這是一條漫漫長路(aka不歸路),我決定放慢腳步,
先不要把乾乾全部拿走。
餵了他一些半生熟的魚,味道很腥MIU喜歡。
但吃到第二天就開始有點膩,不會餐餐都立刻吃完。吃魚肉目前沒有狂拉。
半生熟的雞肉他不太吃,而且吃了當晚拉兩次。不敢再餵。
目前是早晚各一次類固醇藥物和魚肉,雞高湯,希爾斯i/d乾乾,
益生菌粉盡量撒。
今天不拉不代表明天不拉.... 只好戰戰兢兢且走且看,
盼望有一天能夠跟上貓結腸之規律健康的節奏。
全球頂尖醫生開給人類的飲食指南,每年也都不斷的在變,
讓想要吃的健康的人無所適從。更何況是貓的?
找個好獸醫,學著聽自己心裡的聲音。
不能控制的,大家就放過自己,也放過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