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名如此重要的事情,本該慎重其事,卻都變成草草了事,
最終發現無心插柳的美好。
人生中所謂的大事情好像都是走這個路線。
・香香&MIU
MIU的名字就很曲折。他出生前以為他是母貓,
那年下定決心要走音樂路,於是要她叫做Muse ,當我的繆思女神。
結果發現他是男生,小貓一下感冒一下拉肚子覺得好難養,
想起老人家說的,是不是名字取的太大器,找了個『神』的名字,
命格撐不起來,歹育飼。於是取第一個音節MIU當做小名,也好上口。
還沒懷孕時,無聊時想了一堆可愛的名字。
當時多是為了貓想的,想著好玩。
和貓講話講多了,還會冠上自己的姓,
生氣時連名帶姓叫喊他『吳小MIU』, 開心時叫他吳比鼻。
聞著他的脖子腳掌瘋狂吸貓時,叫他『香香MIU』。
做第一次試管植入時,狀況非常好,全世界都以為我會懷孕。
尼奇興奮又期待女兒的降臨,簡直是用駁杯的心情,
恭請出主管藝術的希臘女神Euterpe,繆思女神的另一個比較正式的名字,
百分之百有信心把她當成MIU轉世。
結果沒懷孕,落空的名字沒再被提起過。
兩年後懷上雙胞胎,超音波照出一女一男。
初期不知道是不敢開心,還是不敢接受,沒敢提起取名字的事。
尼奇的胎教,僅止於偶爾隔著肚皮跟他們說 “Hello,this is your father. “
尷尬到好笑。
自己則是擔心多過高興,每一次戰戰兢兢的去照超音波,
看了照片也不敢有特別的想像,有點逃避的心理。
但到了後期總覺得不理他們好像不太對。於是對著肚皮,很自然的喊了MIU,
那女孩呢?叫香香好了。加起來依舊是香香MIU。
我老是與朋友說 : 人生首要誠實,其次要香,
此時的我又腫又邋遢 ,聞到什麼都想吐,
彎不下腰也站不久,老覺得頭髮沒洗乾淨。
完全回不到以前那個隨時香香的狀態。
・英文名字
雙寶出生之後,尼奇把Euterpe這個名字又拿出來用,
所有親朋好友包括公公婆婆,沒有人正確發音,
實在難上口又難記。被大家嫌到亂七八糟。
我說既然女孩用了希臘女神的名字,
男生也要取個男神阿波羅之類的。
結果尼奇說,男孩叫Gunnar。(明顯偏心)
這名字是所有瑞典人聽到都會笑出來的,
是我們祖父一輩才會用的菜市場名;尼奇自己的爺爺就叫 Gunnar。
尼奇說他很久以前就想好了,若有一天養貓,就要用這個名字,很違和又有趣味。
像是把一隻貓取名叫『俊雄』或『添財』之類的。
玩笑開著開著,也就這樣定案。男孩就叫做Gunnar。
反正外國人也很喜歡用祖父母的名字幫小孩命名,雖然尼奇從來沒有見過他爺爺。
女孩呢?只好重新想。其實不管是Gunnar,Euterpe,
對我來說都沒有太大感覺, 這不是我的文化,
名字俗氣與否、會不會有諧音被誤會,我無從了解。
只有名字的由來和意義可以上網查。
外國人的名字和中文比起來實在太無趣,
就是一本冊子翻開,自己選一個。
中文字每個意義博大精深,
還要考慮生肖、排名、筆畫、排行,
重要的是可以把父母對子女獨特的期許放在名字裡。
取中文名字時我再來傷腦筋,外文名字就交給尼奇決定。
我只確定她很不適合非常柔、極度女性化的名字;
出生時我見到她的第一眼我就知道她是條女漢子,
個性直率倔強,走諧星路線。
尼奇提議Tilda,不過像Matilda的暱稱。
我赫然想到天空之城的女主角叫做希達,Hilda。
完美!在瑞典這也是個舊時代的流行,但不怎麼普遍的名字。
・阿霞與阿財
出生順序是姐弟,但兩個人才差不到一分鐘。
我堅持叫他們妹妹和弟弟,不分大小,共同的哥哥是一隻貓叫MIU。
妹妹一開始就比較大隻,也比較會吃。討奶喝的哭聲重複著啊蛤,
我逗趣的問他:一直喊阿霞,阿霞叨底洗蝦郎?
台南有名的阿霞飯店,是我每次回去只顧著吃小吃的殘念。
當年我搬到瑞典的隔週,表弟結婚特地回台南請外公在那裡吃了一頓。
看著照片中澎湃的桌菜,無法參加外公外婆最後一次的家庭聚餐也成為我的遺憾。
人在國外,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取得和故鄉連結的機會,就叫妹妹阿霞吧!
既然有阿霞,弟弟得叫阿明(豬心湯)或阿財(米糕)才匹配。
這兩個老闆靠著辛苦的小吃賺了一棟又一棟的房子,
但聽說阿明很愛賭,當時簽了六合彩輸光,才又乖乖復出江湖重新開店,
要是當時他中頭獎,現在我們就喝不到那獨一無二的湯頭了。
只是後來懶得排隊,阿明也很跩的常休假。
而真正吃最久的還是阿財米糕,從小吃到大。
在還沒有黑貓宅配之前,還沒有高鐵的年代,
阿財老闆的冷凍米糕就可以用郵局寄到台北來。
就叫弟弟阿財吧。
金髮碧眼的混血兒,有如此接地氣的台味名字,實在很酷。
・中文名字
中文名字跟我姓,希望和外文名唸起來相似。
希達,差點變成蘋果西打;
本來想了Euterpe翻成中文可以直接叫吳得比。很酷又可愛,意義也好。
兩個要好的同學巧合都幫孩子選秋海棠的『棠』字,
我很喜歡;但上網看和吳姓配起來,筆劃都很差,
後來哥哥提議改成『瑭』。
弟弟的Gunnar 發音翻成中文很難唸,是哥哥想到用『諾』。
ㄒㄧㄣ這個字也選了好久,忻、芯都考慮在列,結果選了歆。
有喜悅的意思,看起來雅緻,不過字形上欠一個音,
對學音樂的爸媽來說好似一切盡在不言中,此時無聲勝有聲。
這大半年來,歐洲的新冠疫情越演越烈,
除了可樂娜啤酒停賣了一陣子,
還有許多天真的外國人幫今年出生的孩子取名叫Corona 。
我聽聞有點嗤之以鼻,雖是個指標性的紀念,但又不是什麼好事情,何必呢。
個把月後突然腦子一轟,雙寶的中文名字剛好一”新“一冠,潛意識的力量太恐怖。
留言列表